2025年7月7日,在濮阳范县杨集乡东桑小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马七彩服务队队员与该校学生共同度过了支教活动的第二天。恰逢“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特殊的日子让这一天的课程更添了一份厚重的教育意义。从课前互动的热烈投入到历史教育的庄严肃穆,从侠客精神的传承到非遗技艺的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一天的时光里收获满满。
轻马七彩服务队队员李雨矾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游戏,游戏结束后,队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小小侠士成长记》的课堂。她借助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动画片段,将孩子们带入一个个充满挑战的情境中。李雨矾通过一连串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讨论深刻领会到现代小侠客应具备的善良、勇敢、智慧三大精神品质。之后就“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展开 热烈讨论。有孩子认为应冲上去帮忙,也有孩子担忧自身安全。队员结合事例讲解:“勇敢不是鲁莽,见义智为是保护好自己再助人,比如遇人落水要呼救找大人。”紧接着,队员带领东桑小学学生开展安全小卫士的宣誓活动。四年级学生吴相鹤在分享感受时说:“我觉得善良就是乐于助人,勇敢就是不怕困难,智慧就是会想办法,但是帮助别人要先保证安全,我要努力成为这样的小侠士。”
随后,李雨矾讲解红旗渠精神,播放修渠影像,孩子们看到民工用锤钎凿开太行山,笑容褪去,眼神满是敬佩。她动情讲述:“前辈们十年建成‘人工天河’,他们身上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我们新时代需要传承的‘侠气’。”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表示要学习这种精神,做生活中的“小勇士”。
午后,范县杨集乡的天空骤然突变,东桑小学的教室门口却陆续出现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孩子们冒着瓢泼大雨奔来,眼睛里满是对下午课程的向往。素质拓展课程伊始,李冰玉走上讲台,声音沉静而有力:“孩子们,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 88 周年的日子。” 她展示着老照片、播放着短视频,将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缓缓道来。当看到画面中日军的侵略行径和同胞的苦难时,孩子们默默攥紧了拳头。“和平年代更不能忘记历史,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强大出力。” 她的话语落在孩子们心上,悄然种下了爱国的种子。课堂氛围庄重而热烈,她顺势引导:“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随着《歌唱祖国》的前奏响起,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端正坐姿,齐声跟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稚嫩的童声在雨中的教室回荡,虽不高亢却格外坚定,与窗外的风雨声交织成动人的旋律。这歌声,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滂沱大雨也浇不灭这份炽热的爱国之情。
歌声渐歇,剪纸创作环节接续而上。李冰玉拿出准备好的红纸和剪刀,笑着说:“咱们剪些寓意美好的图案,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她先展示了寓意吉祥的窗花、象征富足的金鱼等作品,孩子们看得眼睛发亮。随后,她细致讲解折纸、画样、裁剪的步骤,手把手地指导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红纸在手中翻转,剪刀轻快地游走。不一会儿,一幅幅略显稚嫩却充满童趣的剪纸作品诞生了,孩子们举着自己的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他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剪纸作品,在教室前整齐列队,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孩子们的笑脸与手中的剪纸作品相映成趣,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
一天的支教活动在充实与感动中落下帷幕。轻马七彩服务队的队员们用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历史的记忆、侠客的精神、爱国的情怀与非遗的魅力交织在一起,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相信这些美好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