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伦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神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1月23日至24日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我院杨晓教授、聂海杰副教授带领2022级研究生郭雨露、闻珂,2023级研究生张瑛凯、潘姗姗、卢圣轩,赵惠霞受邀参加会议。
本次年会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伦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海滨教授表示,河南省伦理学会紧跟省委“两确保”和“十大战略”,积极推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伦理实践和普及,促进学科发展、学术沟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形成独特研究特色和优势。在挖掘、整理和研究本地伦理资源,推动精神文明和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河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朱金瑞在致辞中表示,全国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此次年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是河南伦理学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思想交流和学术探讨的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河南高校的相关专家,围绕《高校铸魂强师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伦理与大学生的时代遇见》《中国古代礼治中的德法关系》等,举行专家主旨报告并总结发言。杨晓教授围绕《精神哲学视域下民族复兴的伦理基础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汇报。强调了从精神哲学的角度探讨民族复兴的伦理基础,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首先阐述了精神哲学在民族复兴中的核心地位,指出这一视角能够为我们理解和推动民族复兴提供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思考路径。其次,从精神哲学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民族复兴深层次动因的理解,而且对于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杨晓教授的发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民族复兴议题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他对于伦理学与精神哲学交叉领域的创新思考。杨晓教授的发言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发并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
在这次学术盛会上,与会嘉宾不仅深入探讨了学术议题,还特别表彰了在研究生学术征文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我院研究生在此次征文比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我院研究生郭雨露、张瑛凯同学荣获二等奖,潘姗姗、卢圣轩和赵惠霞同学荣获三等奖。这不仅展示了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才华和努力,也是我院研究生培养成效的有力证明。
学院通过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参与高水平学术活动等措施,为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成长空间。获奖同学的成就,是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也是对我院教育质量和学术氛围的最好肯定。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术界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