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精神,讲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提高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2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寒、副院长黄天弘,以及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
备课会首先由教研室主任易善武对2021年春季《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说明和工作要求;然后,着重以学院四位老师黄天弘、毛倩、马铮、闫茂伟等,围绕《历久弥新的四大河南精神》、《新冠疫情与中美关系》、《十九届五中全会成绩总结与新的蓝图》、《香港由乱到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五个专题开展导学。四位老师结合自己在编写《形势与政策教程》教材中的专题内容,制作出精美课件,并详细讲授专题的重点与难点,分享教学思路和教学体会。
最后,黄天弘副院长就如何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教学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讲透”,除了讲授知识外,还应该讲出专题背后的理论支撑;二是“讲深”,将专题内容的讲授纳入“四史”之中,增强理论厚重感;三是“讲活”,讲好中国故事,挖掘故事背后的思想价值,实现理论讲授和思想启迪的无缝契合。
集体备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融合专职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两支队伍,通过示范讲授、教学研讨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打造让学生满意、终身受益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