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发布者:李敏发布时间:2020-09-22浏览次数:10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贴近干部群众、打动干部群众,并转化为推动实践、促进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摆在郑州轻工业大学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围绕着省委、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扩大覆盖、增强效果,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心、动人的真感情,创造性地开展理论宣讲工作,走出来一条理论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为我省和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造社会服务工作新格局

  2013年,与校党委宣传部联合组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讲师团”,确定学科点6位骨干教师为讲师团成员,采取专题辅导的形式,深入我校基层党组织,广大企事业单位进行巡回宣讲,使党员干部在广泛学习讨论与专家深入辅导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同时推进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为大家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2015年,经学校研究决定,设立“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点骨干教师均为中心成员。2017年学科点联合研究中心、校党委成立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活动;2019年组成“两会”宣讲团,举办“两会”精神宣讲和讲座,在全校范围内反响强烈。

(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宣讲体系

  学科点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及时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之中,多形式多渠道地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一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落实贯彻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较好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二是开办学术大讲堂宣传最新理论成果。举办的专题大讲堂、师生学术论坛等成为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三是发挥人才优势广泛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学科点的6名宣讲团成员,面向全省,就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理论成果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活动。部分老师的宣讲心得和研究成果还在《人民日报》和《河南日报》上发表。学科点教师在校内通过党校党课、形势与政策教育报告会、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等平台,就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学科点积极加强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工作,积极鼓励学院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此过程中,学科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逐步提升。这些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三)明确目标任务,拓展社会服务的发展空间

  学科点教师积极参与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服务于国家和河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理论宣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增强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校内、社会上各组织纷纷邀请学科点宣讲团成员为广大师生进行专题培训和辅导,各位讲师团成员也积极深入基层单位,针对基础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开展巡回宣讲。例如,在郑州市红十字会和许继集团,宣讲人员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要部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和阐述;在建业教育集团,宣讲人员做“延安精神及启示”的主题报告,在濮阳市台前县清水河乡,宣讲人员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当地的干部群众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对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进行详细而又接地气的解读。宣讲团成员学科背景深厚,理论研究深刻,选题紧跟前沿,讲授活泼生动,每到一处都深受听众欢迎,有的还在当场进行了热烈互动,在会后组织了深入讨论。宣讲人员的辅导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学习和应用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升华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返回原图
/